该书的作者丹·艾瑞里,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媒实验室的行为经济学教授,该系列一共有4册:
《怪诞行为学1:可预测的非理性》
《怪诞行为学2:非理性的积极力量》
《怪诞行为学3:非理性的你》
《怪诞行为学4:诚实的真相》
通过实验研究,剖析我们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种种“非理性”行为发生的原因,一些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其实是可预测的,我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,“非理性”才是人类的本能。
《怪诞行为学:可预测的非理性》中主要探讨了人类偏见的负面表现,而《怪诞行为学2:非理性的积极力量》讲的是人非理性积极的另一面。非理性能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、信任别人,乐于不断努力,爱自己的孩子。这些美妙、奇异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目标,更好地生活。
之前读过第一册,主要讲的是人类偏见的负面表现。举个例子,人们喜欢比较和攀比,同样的5美元,在不同的场景下,价值是不一样的。你在商店买一个10美元的东西,商家让你给他打个好评,然后给你返还5美元,大概率情况下你会同意,但是如果是为了一个1000美元的东西,你可能并不会愿意花时间去做。因为诱饵的不同,导致5美元的价值也不同。
第一册还是比较有意思的,建议可以去看一下,今天主要讲的是第二本,非理性的积极力量。
全书主要以叙事的形式,介绍了作者所做实验的一些经过,穿插适当的总结。实验设计的比较巧妙,但因为通篇都是叙事,看起来相对枯燥。
下面主要是分享一下此书中的一些结论。
通常,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,首先需要先提出问题,然后做出假设,以下列出了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一些问题:
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业绩?
在我们正常认知中,奖励和激励作用是成正比的,奖励越丰厚代表激励效果越好。但是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,激励与表现是一个倒U型关系。激励在前期的确能激发人的积极行为,但是激励过度,反而分散精力,以致平平无奇。
高额奖金是把双刃剑,比如说我们在组内举办一个王者荣耀的比赛,胜利方奖励100元,这样可能会激励大家认真对待比赛,拿出真正的实力,去赢得比赛,但如果奖金是100万呢,比赛双方打得会比平常更好吗,其实并不会,因为随着奖励的提升,比赛方的压力也在升高,他们害怕失败,想的越多,错的也就越多,这不仅是对技术的一个考验,对心理也会造成影响。
但是这个其实也分场景,比如说对于一些机械的工作和比赛,越高的奖励的确能带来更高的激励,比如说短跑,游泳。
从乐高游戏中我们学到了什么?
这个问题里,作者主要做了这样一个实验,把人分成两组,让他们去拼乐高,每拼完一组给他们钱,然后询问他们要不要继续。
但是其中一组,拼完之后,会把他们拼完的乐高收起来。而另一组拼完之后,则直接当着他们的面把拼完的乐高拆掉,然后让他们拼下一组,得到的结果是,拆掉乐高的一组拼的会比没有拆掉的一组少很多。
因此,人除了底层物质生活的满足,成就感也是实现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。有意义的工作会影响他努力的程度,决定它的动力。
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?
人在自己投入劳动过程的事物上,会更加喜爱结果。也会改变对它的评价。投入越多,爱的就越深。
这个很好理解,如果你们有自己做饭,可能会发现,同样的菜,自己做的可能会比外面的吃起来香很多,虽然味道并不一定更好。还比如在你心仪的人追你的路上设置一些障碍,他会更加珍惜你。
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?
跟上一个问题有一些类似,大部分人是偏向自己的,同样一条建议,由自己提出来,和由别人提出来,效果是不一样的。
犟的人之所以犟,就在于只遵从自己的想法,不听取别人的意见。
我们在看很多的电视剧里也能看到,坏人在教唆好人去做某件事情之时,并不会直接告诉你怎么做,而是帮你分析局势,列出利弊(当然是片面的),然后引导你去做出某个决定。
作者这里提出了一个牙刷理论:人人都有,人人都需要,人人都用,但是不喜欢用别人的。
为什么我们寻求正义和公平的对待?
一个硬币都会有两面,信任和报复,一旦信任被颠覆,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报复,虽然在如今的法制社会,人们已经不需要自己去解决争端。
但是报复的心理还是存在的,比如说你踩了我一脚,没有缘由,我可能会生气的踩回去,这就是报复的机制。
在实验的过程中,作者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,报复有时候并不会在意惩罚了谁,只在意让相关者付出代价就够了,比如说你在某个饭店吃饭,服务员对你很不客气,然后在结账的时候,收银员因为粗心算错了钱,让你少付了100元,大部分人都不会提出来,然后把这个钱退回去。但是这个行为,报复的是服务员吗?其实并不是,服务员并没有因你的行为受到处罚,相反,有影响的可能是收银员或者店长。
而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,向客户说一声对不起,可能结果会完全不一样,这就是对不起的魔力。
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?
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一个词,是快感适应,预测快感适应的困难在于他是单一的,经历时间和时间的打磨,会影响人的幸福感。
就比如之前,我一直想买一个Gopro的相机,用来记录生活。在我买完之后的前几天,是很兴奋的,反复把玩,甚至不惜冒着烈日出去溜了一圈。但是用过几天之后,这个幸福感便慢慢减弱了,然后柜台里又多了一个吃灰的工具,这就是剁手党。
怎么去规避这个问题呢?
对于痛苦的过程,最好是一鼓作气,快刀斩乱麻。想象一下,你现在需要洗衣服和洗碗,如果你洗完衣服之后立刻去洗碗,痛苦只是一时的,而且最痛苦的只是你下决定去做的那一刻,洗的过程中因为慢慢适应了,痛苦感并不会那么强烈。但是如果你上午洗衣服然后拖到下午去洗碗,你可能会因此痛苦一整天。
而对于快乐的过程,我们可以放缓,间隔享受,利用适应性来提高幸福指数,和久别胜新婚是一个道理。
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?
这个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,作者在18岁的时候,遭遇了一场意外爆炸,导致全身70%的皮肤遭到烧伤,住院长达三年之久,它无法参加朋友、家人的日常活动,与世隔绝,对自己产生了怀疑,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分离了,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。
但是有一次,在护士给它擦洗的过程中,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产生了反应,它的荷尔蒙又起了反应,完全忘掉了它已经今非昔比,于是它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,他开始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这个世界。
他发现,人是有同征择偶的倾向的,美貌并不是择偶和幸福婚姻的唯一标准,我们都在不断的适应自己。
我们都听过一个故事,有个狐狸从田里来到葡萄架,成熟的葡萄颗粒饱满,颜色诱人,是最好的解渴之物,但是当狐狸跳起来去抓的时候,发现够不到,他跳了一次又一次,最后放弃了,嘴里嘟囔着,我肯定这是些酸葡萄。
适应性会使择偶时重新考虑偏重条件。人们会喜欢找比自己强的人,但是这种欲望会很快平缓,可能是为了感到安全和放松,他们不想找比自己强太多的人。
为什么在线的约会比不过媒妁之言?
这个就不多讲了,在线约会对比普通约会,在线约会体会不到那种真实的感觉,更多的是个人的幻想,当幻想破灭之后,就结束了。
只有真实的见面,才能对对方有一个更好的了解。
为什么我们选择帮助某个人而选择漠视许多人的痛苦?
通常我们会对路边的野猫野狗报以同情,觉得它们很可怜,甚至会因此每天给它们喂食,收养它们。但是对于新闻上的那些天灾、人祸,我们会惋惜,但是感受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。
综合原因其实是因为,个体的具体受苦情况,我们感同深受。但是对于群体的灾难,因为很难具体到细节,所以难以产生强烈的同情心,进而也不会采取行动。
为什么我们常常感情用事?
一旦感情用事后做出的短期决定,很多时候会改变很多的长期决定。比如说你喜欢的球队获得了世界冠军,然后当你去看岳母时,因为心情愉快,买了束花给她。虽然之后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了,但是当你第二次再去的时候,想到当时岳母的反应,你可能会再买一束,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。
当然这是一个正向的例子,感情用事有好有坏,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,再决定采取何种行为才是对我们有利的。否则我们的决定将来一定会碰壁。
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
其实前面已经提到了,人都是有缺陷的,会高估自己的成果,会认为自己的点子比别人的好。人的决策也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,过高的估价自我拥有的东西,把失去看做损失。
同时因为保持现状偏见+人类决定的不可逆转,使得宁愿不改变尽量不变的状态。
而数据,是反映决策正确与否的最客观的指标,没有数据就形成理论是极大的错误。
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做项目时,每上线一个新的功能或者模块,都会做一些AB测,然后观察数据,最后才决定使用那种方案。